【育兒】肥胖兒童如何科學減重?
2025-04-10

近些年,“小胖墩”問題在兒童青少年羣體中日漸凸顯。肥胖不僅會阻礙兒童青少年的生長髮育,影響生理功能,還可能帶來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健康問題。家長們該如何判斷孩子是超重還是肥胖?肥胖兒童如何科學減重?KOK娱乐健康爲您解答!

兒童肥胖,肥胖兒童

一、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?

1、飲食因素:高熱量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攝入過多,而蔬菜水果、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和營養的食物攝入不足,是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2、運動不足:運動量不足使身體消耗的能量減少,多餘的能量轉化爲脂肪堆積起來,導致肥胖。

3、遺傳因素:父母一方或雙方肥胖,孩子遺傳肥胖基因的概率會增加。在同樣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下,這些孩子更容易肥胖。


二、肥胖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?

兒童肥胖容易誘發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慢性疾病,這些疾病向少年兒童蔓延會帶來極大的健康危害。同時,肥胖還會影響兒童的運動能力及骨骼發育,對行爲、認知產生不良影響。

此外,在學校等社交環境中,肥胖兒童可能會因體型被同學嘲笑、孤立,從而產生自卑、抑鬱等心理問題,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發展,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未來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。超重和肥胖的兒童、青少年感受到的壓力更大,自我意識水平、社會交往能力及自尊水平更低,其消極的心理狀態又會進一步加深超重和肥胖程度。


三、如何判斷是超重還是“肥胖”?

體質指數(BMI)是國際社會推薦的評價兒童(≥2歲)是否超重和肥胖的首選指標:

BMI=體重(kg)/身高的平方(㎡)

對於6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來說,可使用衛生行業標準《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(WS/T 586-2018)》提供的不同年齡和性別相對應的BMI界值來進行判斷。凡BMI大於或等於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超重”界值點且小於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爲超重;凡BMI大於或等於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爲肥胖。


四、什麼樣的兒童肥胖需要看醫生?

1、自行減重無效:如果孩子通過自行減重仍未緩解,建議及時就醫。

2、出現健康異常:如果孩子的血壓、血糖、血脂任何一項出現異常(即使輕微升高),或出現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等,都需要進行醫學評估,由醫生提供科學的減重方案。

3、定期體檢:家長應帶着孩子定期體檢,對於超重肥胖的孩子,不僅要測量身高體重,還應該定期檢測血壓、血脂、血糖、尿酸等指標。


五、喫得多等同於營養好嗎?

這是一種誤解。部分家長認爲,孩子喫得越多、長得越快越好,其實,給孩子補充過多糖類、脂肪等營養物質,反而會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。部分家長沒有認識到兒童肥胖的危害,覺得孩子胖點沒關係,以後長個子了自然就瘦下來了,結果耽誤了治療干預的最佳時機。


六、如何從飲食方面科學減重?

推薦“黃金餐盤法則”,即:

• 1/2非澱粉類蔬菜

• 1/4優質蛋白(魚/豆/瘦肉)

• 1/4全穀物

同時,增加蔬菜水果、全穀物、瘦肉、魚類、豆類等富含營養且低脂肪、低糖的食物攝入,減少油炸食品、甜品、飲料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取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,定時定量進餐,避免挑食、偏食。


七、如何從運動方面科學減重?

鼓勵孩子每天進行中高強度、全身性有氧運動30至60分鐘,每週不少於4天,累計時長不少於150分鐘。如跑步、跳繩、踢毽子、騎自行車、打籃球等。戶外活動不僅能消耗熱量,還能讓孩子接觸陽光,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,有助於骨骼健康。建議選擇孩子感興趣的運動項目,讓運動變得有趣,提高孩子運動的積極性。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,如步行上下學、爬樓梯等。


八、如何從生活習慣方面科學減重?

1、充足睡眠:睡眠不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新陳代謝和激素分泌,導致食慾調節失衡,增加肥胖風險。一般建議小學生睡眠時長爲10至12小時,中學生爲8至10小時。

2、動態監測:培養孩子形成動態測量身高、體重、腰圍的健康習慣,適時制定減重干預策略。

3、家庭氛圍: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,家長也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和孩子一起管理體重,摒棄“胖點可愛”的觀念,才能爲孩子的健康未來奠定基礎。


肥胖問題不容忽視,家長應積極行動起來,從飲食、運動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入手,幫助孩子科學減重,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未來。

【育兒】肥胖兒童如何科學減重?

近些年,“小胖墩”問題在兒童青少年羣體中日漸凸顯。肥胖不僅會阻礙兒童青少年的生長髮育,影響生理功能,還可能帶來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健康問題。家長們該如何判斷孩子是超重還是肥胖?肥胖兒童如何科學減重?KOK娱乐健康爲您解答!

兒童肥胖,肥胖兒童

一、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?

1、飲食因素:高熱量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攝入過多,而蔬菜水果、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和營養的食物攝入不足,是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2、運動不足:運動量不足使身體消耗的能量減少,多餘的能量轉化爲脂肪堆積起來,導致肥胖。

3、遺傳因素:父母一方或雙方肥胖,孩子遺傳肥胖基因的概率會增加。在同樣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下,這些孩子更容易肥胖。


二、肥胖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?

兒童肥胖容易誘發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慢性疾病,這些疾病向少年兒童蔓延會帶來極大的健康危害。同時,肥胖還會影響兒童的運動能力及骨骼發育,對行爲、認知產生不良影響。

此外,在學校等社交環境中,肥胖兒童可能會因體型被同學嘲笑、孤立,從而產生自卑、抑鬱等心理問題,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發展,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未來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。超重和肥胖的兒童、青少年感受到的壓力更大,自我意識水平、社會交往能力及自尊水平更低,其消極的心理狀態又會進一步加深超重和肥胖程度。


三、如何判斷是超重還是“肥胖”?

體質指數(BMI)是國際社會推薦的評價兒童(≥2歲)是否超重和肥胖的首選指標:

BMI=體重(kg)/身高的平方(㎡)

對於6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來說,可使用衛生行業標準《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(WS/T 586-2018)》提供的不同年齡和性別相對應的BMI界值來進行判斷。凡BMI大於或等於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超重”界值點且小於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爲超重;凡BMI大於或等於相應性別、年齡組“肥胖”界值點者爲肥胖。


四、什麼樣的兒童肥胖需要看醫生?

1、自行減重無效:如果孩子通過自行減重仍未緩解,建議及時就醫。

2、出現健康異常:如果孩子的血壓、血糖、血脂任何一項出現異常(即使輕微升高),或出現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等,都需要進行醫學評估,由醫生提供科學的減重方案。

3、定期體檢:家長應帶着孩子定期體檢,對於超重肥胖的孩子,不僅要測量身高體重,還應該定期檢測血壓、血脂、血糖、尿酸等指標。


五、喫得多等同於營養好嗎?

這是一種誤解。部分家長認爲,孩子喫得越多、長得越快越好,其實,給孩子補充過多糖類、脂肪等營養物質,反而會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。部分家長沒有認識到兒童肥胖的危害,覺得孩子胖點沒關係,以後長個子了自然就瘦下來了,結果耽誤了治療干預的最佳時機。


六、如何從飲食方面科學減重?

推薦“黃金餐盤法則”,即:

• 1/2非澱粉類蔬菜

• 1/4優質蛋白(魚/豆/瘦肉)

• 1/4全穀物

同時,增加蔬菜水果、全穀物、瘦肉、魚類、豆類等富含營養且低脂肪、低糖的食物攝入,減少油炸食品、甜品、飲料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取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,定時定量進餐,避免挑食、偏食。


七、如何從運動方面科學減重?

鼓勵孩子每天進行中高強度、全身性有氧運動30至60分鐘,每週不少於4天,累計時長不少於150分鐘。如跑步、跳繩、踢毽子、騎自行車、打籃球等。戶外活動不僅能消耗熱量,還能讓孩子接觸陽光,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,有助於骨骼健康。建議選擇孩子感興趣的運動項目,讓運動變得有趣,提高孩子運動的積極性。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,如步行上下學、爬樓梯等。


八、如何從生活習慣方面科學減重?

1、充足睡眠:睡眠不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新陳代謝和激素分泌,導致食慾調節失衡,增加肥胖風險。一般建議小學生睡眠時長爲10至12小時,中學生爲8至10小時。

2、動態監測:培養孩子形成動態測量身高、體重、腰圍的健康習慣,適時制定減重干預策略。

3、家庭氛圍: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,家長也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和孩子一起管理體重,摒棄“胖點可愛”的觀念,才能爲孩子的健康未來奠定基礎。


肥胖問題不容忽視,家長應積極行動起來,從飲食、運動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入手,幫助孩子科學減重,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