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支原體來勢洶洶,到底該如何應對?
2023-11-11

秋冬季節,呼吸道疾病頻發,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勢頭尤爲猛烈,感染人數持續攀升。面對這一形勢,家長們該如何有效應對?孩子一旦感冒發燒,是否應立即就醫?咳嗽久治不愈時,是否該用藥干預?感染肺炎支原體,是否就意味着罹患了肺炎?別急!本文將爲您深入解析肺炎支原體的預防與治療之道!

肺炎支原體感染,肺炎支原體,肺炎

一、肺炎支原體感染 ≠ 支原體肺炎

支原體,這一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小生物,是目前已知能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種類之一,其家族龐大,肺炎支原體僅是其中之一。由於名稱中帶有“肺炎”二字,許多人誤以爲感染肺炎支原體即等同於患上肺炎,實則不然。感染肺炎支原體並不必然導致肺炎的發生,多數情況下僅爲呼吸道感染。唯有當肺炎支原體侵襲人體下呼吸道時,纔可能誘發肺炎。

肺炎支原體通過飛沫及直接接觸傳播,潛伏期長達1至3周,且在此期間及症狀緩解後的數週內均具有傳染性。健康人羣一旦吸入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釋放的口鼻分泌物,便有可能受到感染。其症狀主要包括髮熱、咳嗽,並可能伴有頭痛、流涕、咽痛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全年齡段人羣均有可能成爲肺炎支原體的感染者,但學齡前期及學齡期的孩子更易感,且重症患者比例更高,如持續高熱不退、肺部影像學表現間歇性加重,甚至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。


二、如何精準判斷肺炎支原體感染?

鑑於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其他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,僅憑臨牀症狀難以準確判斷。因此,病原學檢測成爲當前較爲推薦的診斷方式,主要包括核酸檢測、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。

1、核酸及多種病原體檢測:提及核酸檢測,人們往往聯想到新冠病毒。然而,核酸檢測只是一種技術手段,一個核酸包內可同時進行多種病原體的檢測,包括肺炎支原體。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高,且出結果迅速,是當前較爲理想的支原體檢測手段。

2、咽拭子支原體抗原檢測:抗原檢測操作簡便,無需抽血,僅需採集咽拭子樣本即可。且抗原在疾病初期即可被檢出,若結果爲陽性,則提示感染或攜帶。

3、抽血查支原體抗體:在疾病早期,抽血查抗體意義有限,因爲感染肺炎支原體後,抗體的產生需要時間,通常在發病7天左右纔會顯現。因此,發病初期查抗體可能呈陰性,但並不能排除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可能性。同時,即使抗體陽性,也不能斷定此次感染爲肺炎支原體,因爲抗體產生後可持續數月至一年不等,此次檢測出的抗體可能是既往感染的遺留。

那麼,什麼樣的抗體結果才具有臨牀意義呢?即發病初期抗體陰性,而發病一週或4至5天后複查轉爲陽性,這提示爲本次感染肺炎支原體。

至於血常規檢查,其主要用於判斷患者是否屬於細菌感染。若細菌感染,早期血常規會提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。然而,對於病毒感染、支原體感染或其他病原體感染,僅憑血常規報告難以明確區分。


三、何時需緊急就醫?

在肺炎支原體感染肆虐的背景下,據田曼主任介紹,門診接診的患兒中仍有70%爲病毒感染。病毒感染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屬於自限性疾病,因此家長不必過度擔憂。若孩子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狀,但精神狀態尚佳,可先居家觀察2至3天。

然而,若孩子持續發燒超過三天不退,或精神萎靡、食慾不振,尤其在使用退燒藥後仍狀態不佳,或出現呼吸急促、吸氣凹陷、鼻翼扇動、面色青紫、血氧飽和度低於95%等嚴重症狀,建議立即就醫。


四、如何有效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?

遺憾的是,目前尚無針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。但作爲呼吸道疾病,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,我們仍可儘量避免感染。

1、外出時佩戴口罩,儘量避免前往人羣密集的場所。

2、注重手部衛生,回家後使用流水洗手,並更換外衣爲家居服。

3、保持室內通風,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分鐘。

4、合理搭配膳食,適量進行運動,確保充足睡眠,以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
肺炎支原體來勢洶洶,到底該如何應對?

秋冬季節,呼吸道疾病頻發,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勢頭尤爲猛烈,感染人數持續攀升。面對這一形勢,家長們該如何有效應對?孩子一旦感冒發燒,是否應立即就醫?咳嗽久治不愈時,是否該用藥干預?感染肺炎支原體,是否就意味着罹患了肺炎?別急!本文將爲您深入解析肺炎支原體的預防與治療之道!

肺炎支原體感染,肺炎支原體,肺炎

一、肺炎支原體感染 ≠ 支原體肺炎

支原體,這一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小生物,是目前已知能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種類之一,其家族龐大,肺炎支原體僅是其中之一。由於名稱中帶有“肺炎”二字,許多人誤以爲感染肺炎支原體即等同於患上肺炎,實則不然。感染肺炎支原體並不必然導致肺炎的發生,多數情況下僅爲呼吸道感染。唯有當肺炎支原體侵襲人體下呼吸道時,纔可能誘發肺炎。

肺炎支原體通過飛沫及直接接觸傳播,潛伏期長達1至3周,且在此期間及症狀緩解後的數週內均具有傳染性。健康人羣一旦吸入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釋放的口鼻分泌物,便有可能受到感染。其症狀主要包括髮熱、咳嗽,並可能伴有頭痛、流涕、咽痛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全年齡段人羣均有可能成爲肺炎支原體的感染者,但學齡前期及學齡期的孩子更易感,且重症患者比例更高,如持續高熱不退、肺部影像學表現間歇性加重,甚至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。


二、如何精準判斷肺炎支原體感染?

鑑於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其他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,僅憑臨牀症狀難以準確判斷。因此,病原學檢測成爲當前較爲推薦的診斷方式,主要包括核酸檢測、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。

1、核酸及多種病原體檢測:提及核酸檢測,人們往往聯想到新冠病毒。然而,核酸檢測只是一種技術手段,一個核酸包內可同時進行多種病原體的檢測,包括肺炎支原體。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高,且出結果迅速,是當前較爲理想的支原體檢測手段。

2、咽拭子支原體抗原檢測:抗原檢測操作簡便,無需抽血,僅需採集咽拭子樣本即可。且抗原在疾病初期即可被檢出,若結果爲陽性,則提示感染或攜帶。

3、抽血查支原體抗體:在疾病早期,抽血查抗體意義有限,因爲感染肺炎支原體後,抗體的產生需要時間,通常在發病7天左右纔會顯現。因此,發病初期查抗體可能呈陰性,但並不能排除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可能性。同時,即使抗體陽性,也不能斷定此次感染爲肺炎支原體,因爲抗體產生後可持續數月至一年不等,此次檢測出的抗體可能是既往感染的遺留。

那麼,什麼樣的抗體結果才具有臨牀意義呢?即發病初期抗體陰性,而發病一週或4至5天后複查轉爲陽性,這提示爲本次感染肺炎支原體。

至於血常規檢查,其主要用於判斷患者是否屬於細菌感染。若細菌感染,早期血常規會提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。然而,對於病毒感染、支原體感染或其他病原體感染,僅憑血常規報告難以明確區分。


三、何時需緊急就醫?

在肺炎支原體感染肆虐的背景下,據田曼主任介紹,門診接診的患兒中仍有70%爲病毒感染。病毒感染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屬於自限性疾病,因此家長不必過度擔憂。若孩子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狀,但精神狀態尚佳,可先居家觀察2至3天。

然而,若孩子持續發燒超過三天不退,或精神萎靡、食慾不振,尤其在使用退燒藥後仍狀態不佳,或出現呼吸急促、吸氣凹陷、鼻翼扇動、面色青紫、血氧飽和度低於95%等嚴重症狀,建議立即就醫。


四、如何有效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?

遺憾的是,目前尚無針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。但作爲呼吸道疾病,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,我們仍可儘量避免感染。

1、外出時佩戴口罩,儘量避免前往人羣密集的場所。

2、注重手部衛生,回家後使用流水洗手,並更換外衣爲家居服。

3、保持室內通風,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分鐘。

4、合理搭配膳食,適量進行運動,確保充足睡眠,以提高自身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