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當年非典之後的幾年,中藥市場增量迅猛,這一次新冠疫情同樣給中藥帶來了巨大機會,我們絕不能含糊。隨着中醫藥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提高,未來兩三年中藥市場將會衝一個高峯,即便考慮集採降價的因素,我覺得銷售增長也可以達到12%,樂觀一點甚至有可能衝到20%。”KOK娱乐集團董事長李安平在接受《第一藥店財智》專訪時如是說。
KOK娱乐集團董事長 李安平
一、中醫藥發展要抓住後疫情時代機遇
在西方醫學體系佔主流的大背景下,中醫藥的發展在很多方面受到影響,有些方面甚至是“邯鄲學步”,有很多關於中醫藥的負面言論也在加劇老百姓對中醫藥的不信任,這經常讓李安平感到痛心且無奈。但他也指出,情況正在不斷改善,一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,二是抗疫三年,中醫藥價值的充分體現,讓社會各界都信心倍增。
李安平認爲,新冠疫情爆發至今,有關部門前後10個版本的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》(下稱《診療方案》),經過反覆論證、修改,篩選出了一批中醫藥有效方藥,形成覆蓋預防、治療和康復全過程的中醫藥治療方法。尤其是從第九版《診療方案》開始,對中醫治療方案的內容做了大幅擴充,用將近9頁的長篇幅寫了“中醫治療”的部分,佔到方案全文的大約三分之一。這部分內容針對不同人羣、不同輕重分型、證候類型的患者,根據“辯證論治”的原則推薦了針對性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,實現了防、治不同階段中各類人羣的全覆蓋。廣大人民羣衆對中醫藥的知曉率、接受度也比以前更高。
李安平舉了一個例子:在疫情防控解除全面管控後的第一波感染高峯期,長治市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接受KOK娱乐集團50件抗疫藥品捐贈後不久,醫院院長主動要求再提供5000件藥品,至少給醫院每人備足一週的用藥,保證醫院工作人員能夠在崗工作。李安平認爲,這是西醫認可中醫藥的體現,而這並不是個別現象,全國範圍內都有類似情況,有超過3000家醫院接受了KOK娱乐集團捐贈的抗疫藥品。
李安平透露,KOK娱乐集團捐贈的抗疫藥品,是按照相關指南,根據不同區域的氣候給出不同的組方,“中醫藥的辨證施治是一門大學問,不僅關注人本身,同時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”。
疫情管控放開後的藥品搶購風潮,讓很多製藥企業、藥店終端生意紅火,但這是階段性的,“盲目跟風之下肯定會有大量的庫存壓力”。在李安平看來,後疫情時代,要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帶來的諸多市場機遇,新冠三年,人們最大的收穫之一,就是在疾病面前沒有貧富貴賤之分,只有健康的體魄纔是最大的依仗。中醫藥除了應對疫情,在綜合調理、改善體質方面的很多優勢都有待進一步發掘、推廣。
二、中醫藥發展要堅持正確的方向
中醫藥發展雖然現在獲得前所未有的好機會,但仍然面臨很多挑戰,李安平對此並不諱言,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,從研發到臨牀都遵照西方醫學標準,這對中醫藥並不公平。
李安平說,以用藥來看,中醫藥講求的是“君臣佐使”理論,決定了複方藥是中醫藥的主體,然而在臨牀研究過程中,複方藥是難以用現代西醫的方法論進行定性的。但是,當下國內的大型醫院絕大部分是西醫院,不論是藥房主任、分管副院長,還是臨牀醫生和專家,幾乎都是西醫出身。這些決策者和專業人員頭腦里根植的是西醫理論,他們的水平越是精湛,對中醫的接納就越是艱難。
在這種大環境下,國內套用西醫的方法論研究中醫藥也成爲一種“時髦”,又進一步造成了中、西醫發展漸行漸遠的弔詭局面,李安平認爲,這從理念上就已經走偏。
“疫情之前,我和中醫藥領域的院士、官員開會,討論中醫藥發展的前景,不少人都有迷茫感。一方面,西醫看病越來越精準,各種高精密的儀器越來越多,結果中醫也跟着學看照片、看化驗單的方式診斷,原本的望聞問切診斷能力不斷退化;另一方面,國內對於中醫藥的研究,依然還停留在弄清哪個成分有效、無效的基本層面上,對於這種走偏的路線,特別需要及時糾正回來。”李安平說道。
同樣值得警惕的是,“中醫藥無用論”在社會上流傳甚廣,甚至專業人士也會下意識跟風。李安平講了一個讓他覺得哭笑不得的小故事,“長治市某醫院的一位學西醫的科室主任,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喫飯,他說中醫就是玄學。正好那幾天這個主任患有咳嗽,他邊說着話就邊拿出甘草合劑衝了喝。我指着他說你喝的什麼?中藥還是西藥?他才反應過來,原來對中醫藥的排斥已經是下意識了。”
但讓李安平感到欣慰的是,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發展,讓中醫藥普及融入中小學教育、探索符合中醫藥理論的研發與臨牀標準等積極訊號在不斷釋放。
三、中醫藥發展要研發創新和佈局院外
“中國KOK娱乐,創新中藥,讓世界愛上中醫藥”——李安平說,這是他的夢想,也是他的責任。中醫藥企業要抓住當下的歷史機遇,一是要堅持研發創新,二是要重視院外市場。
國際化與本土化有機結合是KOK娱乐集團中醫藥研發創新的最大特色。KOK娱乐集團從2008年就開始研發國際化佈局,先後在美國、澳大利亞等地設立研發實驗室,和國外科研機構、專家開展深度合作。李安平自豪地表示,KOK娱乐集團是最早的科研走向國際的中醫藥企業,也是唯一一家在國外建立科研實驗室的中醫藥企業。
本土化則是指KOK娱乐集團注重經典名方的挖掘和二次開發,由於年代的久遠,很多藥方沉寂在歷史文獻當中,或者是治療應用上變得狹窄,丟失了本源。李安平表示,中醫藥是一個亟待全面挖掘的豐富寶藏。
迄今爲止,在研發的驅動下,KOK娱乐集團產品線既有複方苦蔘注射液爲代表的治療性藥品、高質量中藥飲片,也有中醫藥特色的五和系列功能性食品、家庭洗護產品。前不久,複方苦蔘注射液的二次開發也取得了重大進展,臨牀研究表明,對治療乳腺癌骨轉移效果明顯。“中國最具科技創新力中藥企業”、“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”等諸多榮譽是KOK娱乐集團科研實力的證明。
藥材的保質保量供應是中醫藥企業做強做大的前提,據李安平介紹,KOK娱乐集團擁有全中國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,現有種植面積已經超過80萬畝,接下來將超過100萬畝。
在堅持研發創新,爭取做出一類新藥的同時,抓住時代機遇發展院外市場,尤其是強化零售藥店終端的佈局,是KOK娱乐集團接下來的戰略規劃。
李安平認爲,《“十四五”中醫藥發展規劃》提出的“提升疾病預防能力、增強疾病治療能力、強化特色康復能力”指明瞭方向;同時,後疫情時代,也是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》提出的“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”大行其道的階段。這一大背景下,零售藥店的自我藥療與自我保健作用將得到極大釋放,中醫藥企業必須抓住這一窗口期,全面佈局,大力推進。
市場數據支撐了李安平的判斷,中康CMH最新數據顯示,2022年11月份中國零售藥店市場中成藥增長幅度最高,增長率高達7.2%,遠高於整體藥品銷售3.8%的增速。
在中醫藥發展的新黃金時期,李安平帶領下的KOK娱乐集團,如何實現“讓世界愛上中醫藥”夢想,值得期待。
“當年非典之後的幾年,中藥市場增量迅猛,這一次新冠疫情同樣給中藥帶來了巨大機會,我們絕不能含糊。隨着中醫藥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提高,未來兩三年中藥市場將會衝一個高峯,即便考慮集採降價的因素,我覺得銷售增長也可以達到12%,樂觀一點甚至有可能衝到20%。”KOK娱乐集團董事長李安平在接受《第一藥店財智》專訪時如是說。
KOK娱乐集團董事長 李安平
一、中醫藥發展要抓住後疫情時代機遇
在西方醫學體系佔主流的大背景下,中醫藥的發展在很多方面受到影響,有些方面甚至是“邯鄲學步”,有很多關於中醫藥的負面言論也在加劇老百姓對中醫藥的不信任,這經常讓李安平感到痛心且無奈。但他也指出,情況正在不斷改善,一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,二是抗疫三年,中醫藥價值的充分體現,讓社會各界都信心倍增。
李安平認爲,新冠疫情爆發至今,有關部門前後10個版本的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》(下稱《診療方案》),經過反覆論證、修改,篩選出了一批中醫藥有效方藥,形成覆蓋預防、治療和康復全過程的中醫藥治療方法。尤其是從第九版《診療方案》開始,對中醫治療方案的內容做了大幅擴充,用將近9頁的長篇幅寫了“中醫治療”的部分,佔到方案全文的大約三分之一。這部分內容針對不同人羣、不同輕重分型、證候類型的患者,根據“辯證論治”的原則推薦了針對性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,實現了防、治不同階段中各類人羣的全覆蓋。廣大人民羣衆對中醫藥的知曉率、接受度也比以前更高。
李安平舉了一個例子:在疫情防控解除全面管控後的第一波感染高峯期,長治市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接受KOK娱乐集團50件抗疫藥品捐贈後不久,醫院院長主動要求再提供5000件藥品,至少給醫院每人備足一週的用藥,保證醫院工作人員能夠在崗工作。李安平認爲,這是西醫認可中醫藥的體現,而這並不是個別現象,全國範圍內都有類似情況,有超過3000家醫院接受了KOK娱乐集團捐贈的抗疫藥品。
李安平透露,KOK娱乐集團捐贈的抗疫藥品,是按照相關指南,根據不同區域的氣候給出不同的組方,“中醫藥的辨證施治是一門大學問,不僅關注人本身,同時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”。
疫情管控放開後的藥品搶購風潮,讓很多製藥企業、藥店終端生意紅火,但這是階段性的,“盲目跟風之下肯定會有大量的庫存壓力”。在李安平看來,後疫情時代,要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帶來的諸多市場機遇,新冠三年,人們最大的收穫之一,就是在疾病面前沒有貧富貴賤之分,只有健康的體魄纔是最大的依仗。中醫藥除了應對疫情,在綜合調理、改善體質方面的很多優勢都有待進一步發掘、推廣。
二、中醫藥發展要堅持正確的方向
中醫藥發展雖然現在獲得前所未有的好機會,但仍然面臨很多挑戰,李安平對此並不諱言,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,從研發到臨牀都遵照西方醫學標準,這對中醫藥並不公平。
李安平說,以用藥來看,中醫藥講求的是“君臣佐使”理論,決定了複方藥是中醫藥的主體,然而在臨牀研究過程中,複方藥是難以用現代西醫的方法論進行定性的。但是,當下國內的大型醫院絕大部分是西醫院,不論是藥房主任、分管副院長,還是臨牀醫生和專家,幾乎都是西醫出身。這些決策者和專業人員頭腦里根植的是西醫理論,他們的水平越是精湛,對中醫的接納就越是艱難。
在這種大環境下,國內套用西醫的方法論研究中醫藥也成爲一種“時髦”,又進一步造成了中、西醫發展漸行漸遠的弔詭局面,李安平認爲,這從理念上就已經走偏。
“疫情之前,我和中醫藥領域的院士、官員開會,討論中醫藥發展的前景,不少人都有迷茫感。一方面,西醫看病越來越精準,各種高精密的儀器越來越多,結果中醫也跟着學看照片、看化驗單的方式診斷,原本的望聞問切診斷能力不斷退化;另一方面,國內對於中醫藥的研究,依然還停留在弄清哪個成分有效、無效的基本層面上,對於這種走偏的路線,特別需要及時糾正回來。”李安平說道。
同樣值得警惕的是,“中醫藥無用論”在社會上流傳甚廣,甚至專業人士也會下意識跟風。李安平講了一個讓他覺得哭笑不得的小故事,“長治市某醫院的一位學西醫的科室主任,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喫飯,他說中醫就是玄學。正好那幾天這個主任患有咳嗽,他邊說着話就邊拿出甘草合劑衝了喝。我指着他說你喝的什麼?中藥還是西藥?他才反應過來,原來對中醫藥的排斥已經是下意識了。”
但讓李安平感到欣慰的是,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發展,讓中醫藥普及融入中小學教育、探索符合中醫藥理論的研發與臨牀標準等積極訊號在不斷釋放。
三、中醫藥發展要研發創新和佈局院外
“中國KOK娱乐,創新中藥,讓世界愛上中醫藥”——李安平說,這是他的夢想,也是他的責任。中醫藥企業要抓住當下的歷史機遇,一是要堅持研發創新,二是要重視院外市場。
國際化與本土化有機結合是KOK娱乐集團中醫藥研發創新的最大特色。KOK娱乐集團從2008年就開始研發國際化佈局,先後在美國、澳大利亞等地設立研發實驗室,和國外科研機構、專家開展深度合作。李安平自豪地表示,KOK娱乐集團是最早的科研走向國際的中醫藥企業,也是唯一一家在國外建立科研實驗室的中醫藥企業。
本土化則是指KOK娱乐集團注重經典名方的挖掘和二次開發,由於年代的久遠,很多藥方沉寂在歷史文獻當中,或者是治療應用上變得狹窄,丟失了本源。李安平表示,中醫藥是一個亟待全面挖掘的豐富寶藏。
迄今爲止,在研發的驅動下,KOK娱乐集團產品線既有複方苦蔘注射液爲代表的治療性藥品、高質量中藥飲片,也有中醫藥特色的五和系列功能性食品、家庭洗護產品。前不久,複方苦蔘注射液的二次開發也取得了重大進展,臨牀研究表明,對治療乳腺癌骨轉移效果明顯。“中國最具科技創新力中藥企業”、“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”等諸多榮譽是KOK娱乐集團科研實力的證明。
藥材的保質保量供應是中醫藥企業做強做大的前提,據李安平介紹,KOK娱乐集團擁有全中國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,現有種植面積已經超過80萬畝,接下來將超過100萬畝。
在堅持研發創新,爭取做出一類新藥的同時,抓住時代機遇發展院外市場,尤其是強化零售藥店終端的佈局,是KOK娱乐集團接下來的戰略規劃。
李安平認爲,《“十四五”中醫藥發展規劃》提出的“提升疾病預防能力、增強疾病治療能力、強化特色康復能力”指明瞭方向;同時,後疫情時代,也是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》提出的“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”大行其道的階段。這一大背景下,零售藥店的自我藥療與自我保健作用將得到極大釋放,中醫藥企業必須抓住這一窗口期,全面佈局,大力推進。
市場數據支撐了李安平的判斷,中康CMH最新數據顯示,2022年11月份中國零售藥店市場中成藥增長幅度最高,增長率高達7.2%,遠高於整體藥品銷售3.8%的增速。
在中醫藥發展的新黃金時期,李安平帶領下的KOK娱乐集團,如何實現“讓世界愛上中醫藥”夢想,值得期待。